第149节
书迷正在阅读:[咒回同人] 伏黑家溺爱日常、太阳眨着眼、[综漫] 天与暴君是神女、瘾np、入他笼中、[咒回同人] 在高专讨饭的日子、夜曲与野火、掌中囚宠(H,强取豪夺)、[海贼王] 草帽航海团的财务总监、矫枉过正【SM 1V1】
??二人其实没多少交情,所以二人一前一后地走着,各有心思。 ??尤其是杨士奇,他神情有些憔悴,抱着书,思绪又开始飘飞到了九霄云外。 ??却不知是不是地上有一块石头,杨士奇猝不及防的,猛地打了个趔趄。 ??整个人随着书摔在了地上。 ??胡俨一看,先搀扶起杨士奇,才弯腰去拣书,一面道:“杨侍讲啊,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,老夫瞧你脸色不好,人生在世,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?这天底下,哪里有比自己的身体更紧要的事。” ??杨士奇一脸惭愧的样子,也跟着拣书,见胡俨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,他有些忍不住了,便道:“有一件事,下官想了足足一个多月,越想越不明白,越想越糊涂。” ??胡俨听罢,露出好为人师的样子。 ??不,他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老师。 ??胡俨便道:“你说来无妨。” ??杨士奇带着几分为难道:“这……这里说话不方便吧。” ??胡俨笑着道:“你我又非受人瞩目的人,能有什么妨碍呢?” ??说着,他苦笑,要知道,不久之前,即便是阁老,都敬重的称他一声胡公。 ??杨士奇想了想,便道:“胡公的学问最是渊博,下官想要请教,这圣人教诲之中,读书人应当如何获取知识呢?” ??“这个容易。”胡俨奇怪地看了杨士奇一眼,他觉得杨士奇不该问这种稀松平常的问题,倒是耐心地道:“《礼记·大学》有言:‘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’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” ??随即胡俨又道:“东汉的郑玄言:所谓的致知,即是事物之来发生,随人所知习性喜好。不过到了宋时的时候,大儒司马光又将此知视为‘抵御外物诱惑,而后知晓德行至道’,因而这格物致知,倒不如说是致德行之意。自然老夫对此,倒是与朱熹圣人相同,认为此言应当是穷究事物道理,致使知性通达至极之意。” ??胡俨笑道:“终究还是朱熹圣人更胜一筹,郑玄所言,倒是颇受东汉和魏晋的玄学影响。司马光之德行之说,又过于笼统,怕也不足为信。” ??杨士奇低头,却依旧愁眉不展的样子。 ??胡俨便奇怪道:“怎么,老夫回答得不满意?” ??“不不不。”杨士奇苦笑:“下官听一人说了一番话,因此近日才愈发的糊涂了。” ??“你说来听听。” ??“心即理,知行合一!” ??“哈哈……有趣,有趣。”胡俨笑了笑:“这是何人所言?” ??杨士奇却是抿唇不语,他不敢说张安世,怕被人笑话。 ??胡俨见他不言,便道:“你是入了痴,有时读书是这样的,老夫偶尔也会如此,只是许多话,乍听之下似乎玄而又玄,实际上,其实也不过如此。” ??杨士奇很是真诚地作揖:“多谢胡公开解。” ??“老夫去了,你不必再帮老夫搬书,老夫还没老到连书都搬不动。” ??“是。” ??胡俨摇摇头,看着杨士奇,他突然发现,此人倒是颇有几分意思,就是……人太痴了。 ??当下,搬书回了国子监,刚刚在公房落座,书吏便奉来了茶盏。 ??茶热腾腾的,胡俨只捧在手里,想要慢慢地吹凉。 ??可是猛地……电光火石之间,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划过。 ??心即理…… ??知行合一…… ??这方才忽视的话,现在猛地涌入心头,就好像一道闪电,五雷轰顶! ??啪…… ??却在他一颤的功夫,那滚烫的热茶突然泼洒出来,胡俨猛地一摔,便将茶盏摔下去。 ??那茶盏顿时摔了个粉碎。 ??飞溅的瓷片,甚至溅至他的脸上,以至他脸上割破了一道口子,瞬间便有血珠冒了出来。 ??书吏见状,大惊失色,慌忙上前要帮胡俨擦拭。 ??胡俨却顾不得疼痛,只愣愣地看着地上的茶盏,突然怒吼道:“走开,走开!” ??书吏,忙道:“学生万死。” ??“出去,立即出去。” ??“胡公,您不要紧吧。” ??“不要管我!”胡俨厉声大喝。 ??这书吏从未见过胡公发这样大的火气,据说当初他被粪坑炸了,也不曾这般。 ??书吏缩了缩脖子,只好道:“学生告退。” ??门被书吏关上了。 ??胡俨还站在原地,不管脸上已渗出殷红鲜血的口子。 ??也没有顾得上地上摔了个粉碎的茶盏。 ??他猛地,陷入了沉思。 ??“心即理……” ??“心即理……” ??口里呢喃着,他却是抬头,看着房梁,时而又低头,人像无头苍蝇一样,走了几步,即使被案牍撞到,他也没理会,又走几步,却是碰倒了灯架子。 ??哐当,灯架子倒下。 ??他没去搀扶,也不理。 ??“不对,不对,不该如此……心若是理……那么格物致知何解?朱熹圣人怎会错?不对,不对,一定是哪里错了。”他忘我地喃喃自语。 ??“假若,假若心即理,那么知行合一……岂不是……岂不是……” ??猛地,一个又一个念头涌入心头。 ??他有时浑身颤栗,可很快,却又恢复了理智,忍不住低声骂道:“一派胡言,一派胡言,怎么可能是如此,绝不可能。” ??他在公房里关了一夜。 ??甚至没有回家。 ??直到次日的时候,书吏来到公房,打开门的时候,大吃一惊。 ??只见这公房早已是一片狼藉,摔碎的茶盏,倒下的书架,丢弃得到处都是的书籍,还有泼了一地的墨。 ??至于胡俨,此刻却伏在案牍上,他正认真地翻着书,好像想从某些书中寻求答案的样子。 ??书吏忙上前:“胡公,这是……这是怎么了。” ??胡俨今日没有发脾气,而是很沉默,他眼里布满了血丝,用疲惫地眼神看了书吏一眼。 ??而后,他突然道:“心即理何解?” ??书吏思索了很久,最终摇头道:“学生不知道。” ??“知行合一呢?” ??书吏部依旧摇头,苦笑道:“学生……觉得此意不通。” ??“不通在何处?” ??书吏挠挠头道:“圣人书里没有这句话。” ??“哈哈……”胡俨大笑,最后挥挥袖子道:“你下去吧,这里没你的事了。” ??书吏却是害怕出事,不敢走。 ??而胡俨确实很快就不在乎书吏的存在了,他布满血丝的眼睛,看着虚空,继续喃喃念着:“此句不通,此句怎么会不通呢?我看此人学识太浅薄,哎,夏虫不可语冰啊。” ??书吏:“……” ??其实这也是常理,这一句出现在明朝中叶,振聋发聩的话,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可以领悟的。 ??那些门外汉听了这些话,可能压根不会注意。 ??而像这些书吏,肚子里有一些墨水的人听了去,也是一头雾水。 ??读书更精通一些的,只怕也只是觉得还不错。 ??而到达了杨士奇的层次,则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味了。 ??至于胡俨此等大儒中的大儒,这种博览群书,对诸子百家都有涉猎,同时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之人,这一句话所带来的冲击,却不啻是一个百斤重的火药包。 ??似乎在此刻,一切的事都已不重要了。 ??因为这短短一两言,颠覆了胡俨的整个认知体系。 ??他下意识的想要将这番话当做是笑话来看待。 ??可是……内心深处,他又一次次的开始推翻了这个可笑的念头。 ??就好像搭积木一样,这堆积起来的知识城堡,一次次被这句话推翻,而胡俨又拼了命的进行重建。 ??推翻的次数越多,重建就变得更令人绝望。 ??眼前好像有千重山,他迈步过去了。 ??“胡公,胡公……要不要吃点东西。” ??“吃东西?”一脸颓废的胡俨侧目看这书吏。 ??随即摇头。 ??“不吃。”胡俨一面说着,一面却是站了起来,举步就走。 ??书吏担心地道:“胡公往哪里去?” ??“寻找答案。” ??胡俨毫不犹豫地道:“我要去求教。” ??“求教?胡公……不会说笑吧,这天底下,谁有胡公的学问高啊。” ??胡俨听罢,忍不住冷笑道:“一山还有一山高,你懂个什么?” ??…… ??lt;div 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 ??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